全国劳模刘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
执 着
他是新时代最可爱的矿工,扎根井下出矿一线23年,先后完成现场攻关项目20余项,累计降本300余万元;他是最执着的队长,带领工友三年出矿135万吨,超计划79%,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矿出矿队榜首,担任队长15年,班组年年无事故;他是感动矿山的人物,率先创建井下景观化作业现场,以独特魅力,先后培养出劳模、标兵4人,骨干班组长十余人,采矿高级工30余人。他就是武钢劳模、黄石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劳动模范”获得者——武钢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金山店铁矿井下车间二区工段出矿三队队长刘云,他以那一份执着,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着感动和美丽。
一项小创意,引发安全管理新理念
地下矿山是高危行业,人们将井下作业形象比喻为“四块石头夹块肉”。抓好安全是基层班队长的首要责任。
在抓班组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过程中,刘云处处从细节着眼,形成了许多习惯。习惯之一:爱讲故事。他长期坚持“举案说令”、忆事故谈体会,通过鲜活的案例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新规,吸取事故教训,增强安全意识。习惯之二:常钻现场。他始终把采场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无论是班前、班中还是班后,工友们总能发现他在采场巷道里窜来窜去,及时发现和制止工友违章冒进行为。习惯之三:总挑毛病。他紧盯现场特殊地段、危险区域,排查现场隐患,及时落实整改,确保现场时刻受控。
为了让班组职工时刻保持警醒头脑,刘云在班组安全管理上还常出新招。2014年,矿全面推行班组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班组职工最初对“一枪三斧”普遍不适应。如何让职工迅速掌握,他策划了一场 “拍戏”行动,带领全队职工自导自拍自演 “一枪三斧”视频短片,通过演绎上下班全过程作业流程KYT分析、现场手指口述、行为观察与纠错,以真实的场景再现,让班员迅速掌握了“一枪三斧”的流程和要领。这一创新方法受到领导的高度肯定,视频短片立即在全矿各班组巡回播放推广,为班组提供了学习样板。而通过这一次的 “拍戏”行动,可视化安全教育的新理念成为出矿三队安全管理的品牌,迅速在全矿形成新常态。
一曲攻关谱,实现降本增效新突破
刘云有一股钻劲,下井作业时,经常带一个笔记本,不论走到那里,只要有检修就做记录,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主动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就是靠着这一股钻劲,他从进矿之初的传统苦干型,蜕变成今天的创新型工人,以一个个现场攻关,担当起提质降本、增产增效的排头兵。
2014年7月,工段-340m水平矿体开采阶段接近尾声时,刘云针对该区域面临地压大、支护困难、眉线口距离下盘联络道过近、铲装困难等难题,组织班员开展了《西II区-340m水平715、717矿块三角矿回收关键技术攻关》,通过补孔、集中排废、炸工字钢卸支架、刷帮刷角等措施,为车间多回收三角矿4.86万吨,经济效益达175万元。针对井下溜井与平巷的贯通方式为垂直贯通,上下多水平同时出矿时,下落矿石容易从井筒中飞溅出来伤及下水平作业人员,从而严重影响下水平出矿作业这一长期制约生产的难题,刘云提出将垂直贯通优化为斜槽贯通的设想。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论证后进行试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投入使用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飞石溅出伤人事件,这一新工艺已在车间全面推广。
出矿队使用的进口电动铲运机生产效率高,但维修费用也极其高昂,一次大修费用就在100万元以上,延长电动铲运机的使用寿命对成本控制极为关键。刘云经过长期的现场摸索,总结提炼出“一查、二注、三清、四听、五试”操作法,并在班组严格实行。一查:查铲车轮胎、电缆各操作界面的状况;二注:对各活动点注油保持润滑良好;三清:清理铲车运行线路渣石;四听:听发动机声音是否正常;五试:进行空载重载两次试车的操作程序,极大保障了电动铲运机的保养和使用效果,使铲运机的大修时间从额定的10000小时延长至17000小时,节约维修成本50万元以上。正是依靠这一项项攻关,出矿三队的吨矿成本比计划降低了28%,在地层深处奏响了一支支强劲的降本增效攻关曲。
一场接力赛,带出骨干队伍新梯队
打铁还要自身硬。为了提高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在他的书桌和床头,长期摆放着与井下采矿、安全、设备有关的专业工具书,闲暇的时候,总要拿来翻一下。长期的积累,使他掌握了过硬的技能,个人多次在公司和矿组织的技运会上斩获技术状元、技术能手。但是,面对荣誉,他却有着另一种追求。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传帮带,获得了工友们的广泛赞誉。他提出并创建了“刘云实操培训点”,为更多的职工创造了学习技术的氛围和机会。上车、点检、确认……正挂挡、起步、转弯……,刘云驾驶的电动铲车旁经常围着十几名工友。刘云釆取“一帮一师带徒”模式,通过实操培训,发挥“金牌师带徒,爱心结对子”作用。经过刘云手把手教、亲自讲,先后培养出劳模、标兵4人,骨干班组长十余人,采矿高级工30余人,从他班组走出去、或是经他指导过的生产、技术骨干,就如同接力棒一般传承不断,而他也成为了井下车间采矿工的“金牌名师”。
一个“金点子”,点亮井下现场新景观
刘云爱提建议。井下工作环境艰苦恶劣。每每看到现场的泥浆和矿工们满身的泥巴,刘云就有一股强烈改善作业环境的愿望。随着现场环境综合整治的铺开,他向矿提出井下作业现场 “文明生产景观化”的建议被采纳后,他带领班员从治水开始,率先在井下打响了现场治理攻坚战。井下-340m719矿块出矿进路渗水异常严重,一个班下来巷道积水近尺深。刘云一连几个白班,用铲运机清理淤泥240多吨。而为彻底治理水患,他又提出变底板排水为顶板导水的新构想,用薄铁皮制成接水盒安装在顶板渗水点,再用引流管将水引入水沟,在井下全面推广应用。刘云在出矿三队制定“灯成排、管成线、线成列、机成点”的景观化标准,实施平整路面、清理加深排水沟、照明顶灯理成直线,风水电管线规范高度、工机具定点存放、加建新型安全门等45项整改措施,使过去脏、乱、差的井下采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矿领导看到治理效果后,在井下采场全面推行,将昔日的烂泥潭打造成了武钢的“标杆井下作业现场”。专程来参观的黄石市、武钢领导感慨地说:“想不到金山店铁矿井下采场现场变化这样大,现在可以穿皮鞋下井了”。
一张考勤表,晒出关爱工友新温度
关爱工友,和工友心贴心是刘云多年来坚守的信念。
翻开2014年6月份的考勤表,刘云上班27天。而就是在这个月,正值女儿迎来高考这一人生重要时刻。考前,老婆多次跟他唠叨:孩子的学习你管得少,又从没休过年休假,现在她马上高考了,你看别人都请假,你怎么也应该去陪陪孩子,给她鼓鼓气、加加油。可是临近考期,班组一名职工生病住院,还有一名职工的孩子也要高考,已经请了假。作为全队主心骨的刘云只能再一次将家事放到一边,坚守在岗位。高考结束后,成绩优秀的孩子因为心理包袱发挥失常,分数刚刚达到二本线。在填报志愿时,刘云还是离不开岗位,最终孩子因填报志愿失误掉档。每当提起此事,刘云眼中是满满的愧疚。刘云用真心对待工友,换来了工友的真心拥护,工友们的心气顺了,队里的氛围也和谐了,干工作的主动性也明显增强。2015年春节期间,别的队为春节排班伤脑筋,而出矿三队在刘云的带动下,全队人员除一人家中有急事外,其余都奋战在岗位上,并且在春节的那一个月内出矿量达到四万吨,创月出矿量历史之最。为了照顾工友,刘云日常义务顶班是家常便饭,每年义务加班顶班都在30个以上,但在拿三倍工资的节假日,他又常常把加班指标让给了工友,而他还是经常要到现场。在生活上,刘云同样关心工友。哪一家同事有病受灾,他都要上门走访慰问,每年爱心支出都在2000元以上。
刘云的付出,换来的是工友们的信任与信赖。2014年底,车间决定将他调至车间技术组。得知消息后,班组职工一起涌到车间主任办公室,联名要求刘云继续当队长。工友们说,只要刘云在,我们都呆在出矿三队,否则,我们也请求调走。
没有哪一种成功不基于汗水,没有哪一种美丽能胜过责任,没有哪一次感动不源自爱心。刘云凭着满腔对工作的执着、对工友的执着、对责任的执着,从事出矿作业23年,担任队长15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展示着成功、美丽和感动。
- 上一篇: 陈康:认真对待每一次接处警
- 下一篇: 张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