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石中华的先进事迹
石中华,男,出生于1955年。2010年开始从事环卫工作至今已有4年。一直以来,石中华同志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工作认真、积极、热情,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光和热,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街道的卫生质量,并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选择环卫 无怨无悔
当初来环卫所时好多朋友都劝他说:环卫工作社会地位低、工作脏苦累、工资福利待遇低,干什么不好,偏要去做环卫工作呀。他却说:“什么事都得有人干,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他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但对工作他有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就这样,他当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城市美容师”,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战线上。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石中华,现年58岁,作为一个从事环卫事业的老师傅,他始终对工作认真负责,作为一名清扫车司机,在别人来看,不就是一个开车的吗,有什么累的。很多人认为这份工作简单,其实开清扫车不同于开私家车,它没有开私家车那么轻松舒适。清扫车作业程序繁琐,操作麻烦,清扫车都是按照电脑程序完成清扫步骤,如有操作不当都会导致程序错乱,开始的时候他也不知所措,经过慢慢的摸索,多年的经验积累,再加上业余时间对机车修理技术的专研,现在机车的故障基本都能排除;清扫车有两个机械清扫盘,每个清扫盘装有塑料扫帚七十多把,由于工作量大,每月需更换一次,刚开始的时候都得进修理厂维修跟换,为了节约成本,更换扫帚的工作他也主动揽下,刚开始他还不是很熟练常常更换一次需要几个小时,炎热的夏天躺在40-50度的水泥地上上螺丝、下扫帚、装扫帚、打黄油、螺丝锈死了就得用锤子小心翼翼的震松再拧下,衣服刮破、手上流血那是经常有的事。
夏天的雨说下就下,市区里的新冶大道、新华路大冶商场下坡、青龙路的水果行、老师范等低洼路段常常是下水道的污水倒灌,等雨水排尽后街面就会铺满一层厚厚的黑泥,垃圾杂物满街遍地。为了防止路面打滑、便于市民出行,马路必须及时清理干净,还原路面原来面貌;有时候经过一天的劳累刚刚回到家准备吃晚饭的他,一接到单位的突击任务,就会连忙放下手中的碗筷,第一时间驾驶清扫车到达现场,反复来回清洗路面,经常加班至深夜,早上在别人都在睡觉的时候,他早早的起来了重复着同样繁杂的工作。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环境卫生要求水平的提高,工作时间也从清晨的5点半、5点提前到了4点半。现在他每天早4点多就要起床,在冬天的时候,怕机车里的水管冻坏每天下班的时候都要放尽车里所有管道的水,机车工作的时候,出水的喷头常常被冻住,双手早已冻肿的他,还要停下车去用针把喷头疏通,一段路程有时候要反复的疏通。几乎每年的冬天他的双手都长满了冻疮,家人看着很是心疼,经常打热水给他泡手泡脚。他是老司机,新来的同事对车辆情况不熟悉,只要机车出现故障,他总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毫不保留。曾有人笑他:石中华,你要为自己留一手,不要教会了徒弟饿坏了师父。他说:“不要紧的,我希望每一位同事都能掌握操作的要领,搞好街道的卫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我们局的声誉”。
无论上班还是下班,他都会把车子清洗干净,他每天都这么的坚持着、重复着。每逢节假日的时候,就是他更忙的时候,为了给市民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过节,他始终坚持在一线上,默默地为大家付出从无怨言。
三、挑战不文明行为 坚持信念
在工作中,偶尔都会有一些不理解这份工作的人,常常会被市民不尊重、甚至辱骂。在去年的一次工作中,路边上停车的数量很多,清扫车不能靠近,不能进行正常的清扫,他主动下车去跟业主、司机沟通,结果反而被他们骂、不理解。作为一名环卫工人为人民服务,还要挨骂,开始的时候他很委曲不理解,也问自己环卫工人是不是真的要比别人低一等。但是时间长了,邻居们店主们看到了他的坚持看到了他的不容易,大家慢慢地都理解他了。好多店主看见他来清扫,就像见到老熟人一样热情的打招呼。石中华同志敢于与不文明的市民作斗争,对破坏公共设施的居民敢于批评教育,见到有乱丢垃圾、乱张贴等行为能及时劝阻,并告诉他们不要随地乱丢垃圾,应该把垃圾扔进果皮箱,宣传维护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的政策,通过宣传教育使得他负责清扫的路段业主、司机积极配合清扫门前路段的卫生,使街道的卫生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改善。
石中华同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工作在第一线,在工作中他尊敬领导,生活上时刻不忘关心他人,好多事他抢着做,很快他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同事的认同。同样回报他的是一颗颗爱心、感恩的心。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努力工作,乐观进取的健康心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职业风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