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会要闻 > 十五届省运会

十五届省运会

当好东道主 办好省运会 展示文明新黄石

发布时间:2018-04-10  来源:titleEn   返回上页

 


黄石城市综合馆

       1986年,我市成功承办了第七届省运会。时隔32年,黄石再次成为省运会主场,这是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重托,也是黄石推进城市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昨日,全市召开“创建文明城迎接省运会”动员大会。会上指出,要通过重大节会举办,促进体育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引领城市转型;要通过举办省运会,倒逼城市面貌功能和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变化;要把举办省运会与文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良好的现象素质迎接省运会;要精心筹备好各项赛会赛事,办成一届精彩难忘的盛会。目前距省运会首场比赛开赛不到一个月时间,黄石正按照节点目标一点点一寸寸对标发力,力求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高质量筹办省运盛会

黄石体育场改造

       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简称省运会)今年10月8日将在我市开幕。这是时隔32年后,省运会再次在黄石举办,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8年“一号工程”。
       市长董卫民说,举办省运会是黄石的一次重大机遇,是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
       1986年,黄石成功承办了湖北省第七届运动会。当时,黄石通过新建和改造完成了南湖游泳池、郭家花园射击馆、市体育馆、市体育场看台等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体育场馆,这其中的部分场馆和设施,在市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14年申办成功以来,办一届安全、精彩、绿色、惠民、难忘的盛会成为黄石人民的共同心愿,在这片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的土地上,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城更美。
       黄石先后成立省运会黄石筹委会、黄石组委会,设立了“一办九组(处)”,成立了六大赛区推进省运会筹办工作,实行筹委会(组委会)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赛区指挥长负责制,按照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分兵把口、内圈外圈联动的原则,突出赛前准备、迎宾接待、赛事保障、赛事组织、赛事信息发布等五大板块,完善了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了本届省运会筹办工作的有序进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水上项目浮台搭建

       全市37个省运场馆已完成建设改造27个,部分场馆进入收尾阶段:奥体中心主场馆和核心区重点配套工程预计6月份完成,其他城建相关重点配套工程预计9月份之前完成;
       安保方面,各赛区、相关部门在省运会安保维稳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完善各场馆内外安保维稳服务细节;
       交通组织方面,交运部门初步建立了全市统筹的车辆调度机制,保障省运期间车辆有序运行、高效服务;
       志愿服务方面,2500名志愿者已基本招募完毕,正根据赛会的精准需求分批次进行系统培训;
       接待服务方面,相关宾馆、酒店对照接待要求提升软硬件水平,确保满足来黄嘉宾和运动员食宿需求;
       水电气、通讯、食品卫生、医疗服务等保障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力为各地代表团、裁判员、运动员及嘉宾、游客提供专业、标准、规范、热情的优质服务。
       据介绍,从5月初开始,省运会相关赛事就将陆续在我市举行。本届省运会是我省历届省运会中赛事项目最多的一届,共设置了77大项984小项比赛,其中62个大项905小项比赛在我市举办,涉及我市37个比赛场馆,分布在大冶市、阳新县、黄石港区、下陆区、铁山区和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成为当前全市上下的共识。全员发动、全民参与,使省运会凝聚起巨大的“人气”。
       在游泳馆里,运动员们在泳道里你追我赶;田径场上,练习短跑的健儿身后拖着一个汽车轮胎在冲刺;体操训练中心里,幼儿组的选手们足下生花,在平衡木上优雅起舞。不光各路健儿在紧张训练,教练们、老师们也全身心投入其中。
       市体育局局长周泽良说,通过承办省运会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环境,激发市民参与省运、服务省运的热情,进一步塑造“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的良好形象,向八方来客全方位展示黄石转型发展的成果和人民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全域突显省运会的精彩。
       这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群众狂欢。目前,火炬传递、倒计时100天、体育综合体建设运营管理高峰论坛、“我要上省运”、全民健身、群众文化等系列活动也在火热进行。
       接下来,组委会将进一步完善场馆设施建设条件,周密部署服务保障工作,展现黄石新形象新风貌,确保达成备战参赛目标。
       此时此刻,灿烂的笑容正洋溢在人们的脸上,即将以崭新姿态站在舞台中央的黄石,正在满怀自信地说:“我们准备好了,黄石准备好了!”

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宾客

建设中的奥体中心 

       当好东道主,迎八方宾客来黄,就是要打扫“庭院”,美其表,美其形。
       启动背街小巷改造、全面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公园绿地建设……2017年以来,全市以打造“洁、绿、亮、美、畅”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围绕省运会节点工程和迎宾线路,启动了大冶湖核心区重点项目建设、老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比赛场馆建设与改造、城市公园建设、城市公厕建设与改造、城市景观提升等五大类工程共42个项目。
       “黄石要举办省运会了,现在暂时的出行不方便,就是为了以后长久的方便。”对于去年底启动的湖滨大道改造工程,市民朱程程表示理解和支持。除了湖滨大道改造工程的推进,围绕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我市还启动了环磁湖绿道建设;广州路、马鞍山路、磁湖东路改造及新百过街通道等工程建设。此外,4个城区的29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也将提升城市骨干道路通行能力,畅通城市内循环和微循环,逐步解决老城区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三难”问题。
       创建文明城,迎接省运会。城市环境整治,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扫好家门迎宾客的首要事情。今年我市建成区将新建、重建、改造79座公厕,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市政部门全面维修改造迎宾线路及比赛场馆周边道路及人行道,保持城市道路排水设施完好;全面整治城市桥梁、隧道及其各种附属市政基础设施,修复迎宾线路路灯、杆线损坏、缺失现象。市园林部门对主次干道,特别是迎宾线路、比赛场馆周边和公园广场的绿化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死株、缺株进行补栽,对绿化植物进行养护,确保绿带、绿地无灰尘、垃圾和杂草,绿化设施无破损、残缺。市城管部门对城市主次干道进行全面冲洗,加大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严格管控建筑工地扬尘,逐步降低城市道路扬尘污染。
       此外,对黄石重要迎宾线路和环磁湖、奥体中心等重点区域光环境进行全面提档升级,今年计划实施10个城市公共景观道路照明项目,展现黄石“宜居运动新城”风采。
       围绕迎宾线路重要节点、比赛场馆、接待酒店等场所进行摆花扎景,在4条迎宾线路46处重要节点进行花卉布置,在比赛场馆及接待酒店等30处场所进行扎景,为省运会营造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的城市绿化环境。全面开展城市主次干道沿街建筑物、灯光亮化、围挡设置、店招及广告牌整治。着力抓好省运会迎宾线路、中心城区部分主干道、环磁湖周边等临街建筑立面整治;抓好长途汽车站、火车站、高速公路连接线的绿化、美化,以优美靓丽的城市环境“开门迎客”。
       结合城市生态修复治理、老城区改造、城市整理、道路提质改造,我市将建设一批山体公园、湿地公园和滨水景观绿化。加快推进磁湖下游湿地公园、磁湖南岸生态修复工程、青鱼路游园、20个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展现黄石“山水园林市,最美工业城”的新风采。
       加快大冶湖核心区13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民之家、城市综合馆、奥体公园、地下综合管廊和奥体中心配套项目,如期建成公共投入项目。目前,市民之家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城市综合馆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奥体大道东段(新城大道东段)、体博大道东段(经三路东段)等“三纵三横”道路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今年9月份前,项目建成后,大冶湖核心区路网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省运会通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黄石生态新区独特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在全省人民面前上演“惊艳亮相”。
       城区“洗脸”、景区“增色”、乡村“扮靓”,我市正在开展全域环境大整治,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以崭新面貌迎八方来宾。

以文明新姿当好东道主

群众文娱活动现场

        如果说体育场馆、城市面貌这些“大处”,展示的是办好省运会的“硬实力”,那么市民行为风范、志愿者服务等“小节”,展示的则是办好省运会的“软实力”。

悉心指导  

       在昨日全市召开的“创建文明城迎接省运会”动员大会上,市长董卫民说,要把举办省运会与文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形象素质迎接省运会,实现新一轮文明创建良好开局。用文明创建成果来服务省运会,用省运会举办来检阅城市文明素质,实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省运会的举办,对黄石来说,既是一次发展超越的难得机遇,又是一次文明程度的集中检阅。透过这样一个特殊的窗口,借助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每位市民都是城市名片、文明大使。
       在下陆肖铺路口,文明交通引导员陈靖认真地劝导过往行人遵守交通规则,“马路是黄石的一道文明窗口,下个月开始,全省各地的嘉宾运动员来黄石,要让大家看到我们黄石美好的形象。”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用热情演绎精彩,以“创建文明城迎接省运会”为主题,用文明绽放魅力,重点实施十大文明创建行动——

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重点整治市民乱扔垃圾、损坏公物、排队加塞、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问题,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摒弃不文明行为。
   开展文明服务提升行动。重点整治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和慵懒散拖现象,实现办事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湖滨大道改造


       开展交通秩序提升行动。重点整治针对车辆乱停乱放、酒驾、货运车辆超载抛洒、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摩托车非法营运等各类交通违法违章行为,以及行人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等现象,打造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的文明交通秩序。
       开展市容管理提升行动。重点整治背街小巷脏乱、农贸市场环境差、小区“牛皮癣”,道路损坏、坑洼不平,行道树和绿化带残缺不全,废旧报刊亭、电话亭,以及占道经营、乱设广告牌等问题,打造设施功能完善、市容市貌美观、环境整洁干净、管理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
       开展文明旅游提升行动。重点整治旅游不文明行为和旅游市场乱象,提升人们的旅游文明素质,打造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
开展文明社区创建行动。重点整治市民群众参与率、满意度不高,老旧社区保洁不够,以及老旧小区路面、供排水设施、健身器材、宣传栏破损等问题,营造人人参与文明创建、践行文明行为的浓厚氛围。
       文明校园创建行动。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不优,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深化文明校园创建,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志愿服务行动。重点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不高,注册登记、需求对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传播文明新风、推进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开展全媒体宣传行动。重点整治当前宣传氛围不浓、公益广告覆盖面不够、刊播展示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营造“创建文明城、迎接省运会”的浓厚氛围。
       开展同唱文明曲行动。在全市广泛传唱省运会会歌、主题曲以及凸显黄石地理、人文、历史的歌曲,开展形式多样、深入群众的文艺活动,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接省运会的热情。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书南说,创建文明城市是全民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举办省运会,为文明创建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据了解,新版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由过去的369项浓缩为188项,项目虽然减少,但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标准更细更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市文明创建还存在一些短板,更影响市民生活品质。下一步,我市将通过“十大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引导文明出行、文明服务、文明观赛、以良好的素质展现黄石文明城市新形象,通过文明创建为省运会营造良好环境。(黄石日报记者 刘佳 罗炜)